离开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大门,农业部50名青年干部深入基层调研
“三门干部”进村来
“拿起水龙头浇水时,才知道十多马力的抽水机有多大水压;端起脸盆追肥时,才知道尿素也能在手上烧出一个个水泡……”回忆起为期一个月的“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安徽调研组组长虞涛感慨万分。
2012年8月,农业部启动了新一轮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选派50位青年干部组成10个调研组,驻扎到河北、河南、安徽等10个粮食主产省份的村庄里,深入开展支农劳动和基层调研。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青年干部只有深入农业一线、走近农民身边、扎根农村大地,才能坚定信念、培养感情、增强本领,成为“三农”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不劳作不知农活累,不支农不知农民苦
“顶着漫天将落的繁星,村支书王全力就带着大伙从村委会出发,到村边大棚帮老乡摘黄瓜。边干边聊,很快就摘了近300斤黄瓜,装满了两个筐。虽然胳膊被黄瓜秧上的刺拉出一道道红痕,还有位兄弟因为过敏整条胳膊都红彤彤的,但我们心里是甜的,为老乡帮了把手,还学会了摘黄瓜留花、留柄、留刺,直溜的黄瓜更能卖上价钱……”这是河南调查组郭宏伟写的民情日记。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进棚摘黄瓜,下午顶着38摄氏度的高温移植秋黄瓜苗、落秧、掐花、打药。蔬菜大棚的活干完了,还要帮老乡掰棒子、喂猪。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郭宏伟和几位同伴对农事劳动的艰辛有了深刻体会。干枯的玉米叶边缘十分锋利,一划就是一道血口子;猪舍气味难闻,附近的村民都不爱来串门,但他们坚持和养猪户一起粉玉米、掺麸皮、拌饲料,还发挥专业优势在选购、使用兽药方面提供建议。
“不劳作不知农活累,不支农不知农民苦。”黑龙江调研组组长李韶民说,每次干完农活时,心里都是既快乐又沉重。快乐的是尽己所能帮老乡做了些实事;沉重的是这些劳动大家只是体验一次就已经疲惫不堪,而农民常年都要这样劳作,如果收益不好,该有多么难过。
“解剖”小麻雀,调研大课题
除了参加支农劳动、零距离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状态外,调研组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行入户访谈,开展专题调研。
吉林调研组组长高文永告诉记者,他们有意围绕“谁来种地”问题做了一个专题调研。调研发现,面对种地、务工、做生意等多个收入选项,农户总是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那种“收入组合”来实现家庭增收,他们随时随地都想着如何把自家的承包地和家庭所有的资源条件发挥到极致,以获得最大收益。
湖北调研组在监利县新沟镇横台村蹲点时发现,作为一个典型农业村,横台村通过“粮食规模化生产”、“养殖专业化生产”等多个专业化合作社的带动,形成了房前生产、房后加工、房里销售、房下利用的良性微循环,既打造了新型人才,也改善了农村就业市场、供求市场。
看到成绩的同时,调研组也发现了当前“三农”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农村“吨粮易得,晒场难求”的困惑;农村生活中“人情礼”带来的烦恼;村卫生所“全能村医”的苦衷;基层农技推广员工作条件的落后和工作经费的短缺;以及基层种子市场监管的不足、农户选择农药的迷茫、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等。通过调研,大家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农村,感受到了立体的“三农”,在基层汲取了更多的知识营养,同时对解决“三农”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和办法。
从常下乡到下长乡,联系基层应常态化、制度化
“这批‘三门’干部,学历高、眼界宽、思维活跃,但同时缺乏对基层社情民情的了解。农业部机关的公务员队伍中有1/3无基层工作经历,35岁以下的公务员中无基层工作经历的超过一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争取用3年时间,使青年干部都补上实践锻炼这一课。
余欣荣表示,我国“三农”事业正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只有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才能了解群众关切,全面掌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回来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作出决策。只有深入基层亲自参加生产劳动,亲身体验农民群众的辛苦,才能不断拉近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养成吃苦耐劳的作风,不断增进对“三农”的真挚感情。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28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