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 10月 03日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组工风采
罗阳:英名镌刻海天间
信息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更新时间:2012-12-10 10:40:49

“航空报国是使命,不是荣誉”。罗阳背后,是千千万万为了中国的航空事业默默奉献一生的英雄们。

 

时间是2012112416时左右,罗阳在登上“辽宁舰”整整7天之后,终于抽出空来给妻子打了个电话。

“试验成功了,所有任务都完成了。”虽然身体感到不太舒服,但在电话里他还是显得很开心。

罗阳口中的试验就是刚刚完成的我国首次舰载机航母起降试验,在两天时间里,先后有5架国产歼-15重型舰载战斗机成功上舰,标志着我国的首艘航母朝着真正具备战斗力又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因为意义重大,身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罗阳,在1117日下午从珠海飞回沈阳后,甚至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眼,就从机场直接前往基地,并于18日一早搭乘直升机登上了“辽宁舰”,为歼-15的起降试验做准备。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歼-15和“辽宁舰”默契配合、完美地完成首次着舰起降试验仅十几个小时后,罗阳,这个将两者紧紧融合在一起的主导人之一,却因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于251248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享年51岁。

 

过于提前的谢幕

 

1125日一大早,很多人就来到了大连港码头,准备迎接参加首次舰载机起降试验的“功勋们”凯旋,这其中也包括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谢根华。

几天前,1118日,正是罗阳登上“辽宁舰”接替了他的工作,所以谢根华最想见到的就是罗阳。

曾在舰上一起工作的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党委书记褚晓文告诉《望》新闻周刊记者,从上舰的第一天起,罗阳就坚持与科研人员一道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验罗阳在航母上的巨大压力。”在航母上,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军就住在罗阳隔壁,他谈到,作为歼-15的生产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情况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而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更是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但罗阳却坚持记录了每批架次的起降,甚至不放过任何一批次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他的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除此以外,第一次上舰的罗阳还多次前往机库查看,不时做笔记,为将来在舰上维护保养舰载机留下建议。

年轻的时候爱好体育运动,所以罗阳的身体一直很好,每年都会做体检,也未曾发现什么异常。但是这一次,他可能真的是太累了。

10月份开始,就一直马不停蹄地忙碌着:担任研制现场总指挥的两个重大任务先后成功收尾,随后又率沈飞参加珠海航展,回到辽宁搭乘直升机飞赴“辽宁舰”,上了航母就立即登上塔台开始工作……

曾有同事劝罗阳休息一会儿再干,结果他的回答是“前面耽误的活儿太多了,得赶回来”。

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最终透支了罗阳本来强健的体魄。上舰后不久,他就感到不太舒服,并出现了心脏绞痛的症状,但由于试验任务非常重要,加上对自身要求严格,他并没有中途下船,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做检查,而是一直坚持到试验完成。

“早知道他会发病,我们提前治疗或许还会有救!”孟军至今仍追悔不已。

8:30左右,“辽宁舰”顺利靠岸,岸上和舰上的人们开始相互欢呼挥手,但罗阳的身影却没有出现在甲板上。

“可能是心脏绞痛的毛病还没有好。”谢根华心想。

9:04,罗阳终于拖着缓慢的步伐出现在队伍的最末尾,脸上的疲倦显而易见。要是在以前,他一定会和大家热烈拥抱,高声欢呼,但这一次只是与每个员工握握手。

“是不是不舒服?”谢根华关心地问到。罗阳淡淡一笑,说了声“有点累”,就转身上了汽车。

几个小时之后,庆功宴就要开场了,回到车上,项目办的同志告诉谢根华,罗阳感到不舒服,不能参加当晚的庆功宴会,请他代表沈飞参加。

谢根华深知,若不是特别难受,罗阳是不会缺席的,于是立刻赶到宾馆罗阳所住的房间,结果看到罗阳正横躺在床上,脸色很差。当得知罗阳感到心脏难受之后,谢根华要求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赶快联系,送罗阳去医院检查。

但是一切还是晚了,送罗阳去检查的车辆在距离医院不到100米的地方,罗阳就已喘不过气来,医护人员当即在医院门口大厅就做起了急救,但3个多小时的努力还是没能挽留住罗阳的生命。

 

生命辉煌绽放

 

随着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交付训练,采用什么型号的舰载机,是进口还是国产?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神秘的面纱逐渐揭开,完全自主研发生产的歼-15战斗机浮出水面,它由被称作中国歼击机摇篮的中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生产。

对新中国空军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沈飞”在中国航空界有着怎样的地位:歼-6、歼-8、歼-11等几代主力战机都是由他们研发、制造,此外,这里还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架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第一架歼教Ⅰ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

或许正是这样的历史,让罗阳对“航空报国”这四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沈飞的责任不仅关系企业生存,更主要的是关系国家利益,所以沈飞的责任实质是国家责任。”罗阳生前曾说过,“尽管现在是市场经济,沈飞的传统依然未变,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的特殊性。和一般企业追求利润相比,沈飞有8个字作为回答,就是‘恪尽职守、不负重托’。”

罗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82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罗阳被分配至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任设计员。此刻正处于中国航空工业的低潮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家经济还比较困难,军费投入比较低、军品订货比较少,产业发展滞后。

然而,罗阳却一直坚守至今,终于迎来了歼-11、歼-15等飞机横空出世,见证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壮大,也为中国的航空事业贡献了毕生。

“航空报国是使命,而不是荣誉。”这是罗阳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罗阳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中一大批在幕后默默无闻奉献了一生的人。但不幸的是,在最辉煌的时刻,他的生命完成了绽放。”对于罗阳的去世,有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领航企业发展壮大

 

作为罗阳原来的同事,歼-15战斗机的总设计师孙聪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罗阳请吃饭。“因为他一说请我吃饭,我就知道这又是要我的部门在科研上闯关了。”

不过,在他看来,如果不是罗阳的支持和“督促”,沈飞的科技水平绝不会进步得这么快。”

从最开始一名普通的设计员,到现在的公司董事长,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罗阳经历了多个岗位。

“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他做事总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据罗阳的秘书任仲凯介绍,这两年沈飞流行“611”“711”工作法,即一个星期工作6天甚至7天,一天工作11个小时,而罗阳更是以身作则。

“除了几乎不休节假日之外,他常常早晨7时前就到办公室开始一天工作,晚上24时才回家,每次出差回单位路过母亲家时,孝顺的他探望老母亲往往也只花十多分钟;女儿参加高考时,罗阳才罕见地请了半天假陪她。”任仲凯说道。

“每当重大型号研发的节点将至,如果拿不出成型的产品,罗总总是寝食难安。”采访中,沈飞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袁立向记者谈到,在沈飞当一把手这几年,罗阳的头发明显稀疏了,经常双眉紧锁。

对此,孙聪也深有同感:“首飞成功后,罗阳非常高兴,其他人庆祝胜利去了。他却拉着我坐在舰艇楼梯上聊沈飞的将来,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我们谈怎么提升管理、提升技术、缩短新技术投产时间……现在想起来,直到生命中最后一天,他仍然只想着沈飞的发展。”

在罗阳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这5年里,正值航空武器装备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航工业沈飞任务最为艰巨的几年,共完成了五个型号的首飞及部分型号定型工作。

同时在产品研制过程中,罗阳还带领沈飞,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大力实施并行工程,在提高研制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项目研制周期。目前,沈飞的新机研制周期从过去的三四年缩短到1年半左右,创下当年完成工艺准备、当年投入零部件生产,从设计发图结束到总装下线仅用时18个月的最短纪录。同时,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产品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实现了生产能力由三代机向四代机的成功跃升,也带领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

(文章来源:《望》第49 2012123日)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共产党员网        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先锋        连云港市政府网        连云港党建网        东海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