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我有幸成为一名挂职干部,根据组织安排负责高新区的科技工作。东海高新区是连云港市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县科技创新发展的主政敌,集聚了硅产业科创中心、农创中心,南工大、南大、河科大等科研院所、国检中心这个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硅材料检测中心等载体。站在这个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舞台,由于自己知识结构的相对缺乏,刚开始也炕上了相当大的压力。进入挂职角色后,我主要做了三件事情使自己尽快适应工作。一是学习业务知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高新区科技是一项专业程度相对较高的工作,开始挂职工作以后,我先把关于科技的相关书籍和文件收集研究,工作之余多向以前负责同志学习取经,让自己尽快脱掉外行帽子。二是多跑企业,了解发展状况。进入工作一星期,把园区的8家高新技术企业先跑了一遍;工作一个月,把园区的48家规模企业全部摸了一遍底。对每家企业的年产值、主营业务、发展特点等均进行细致归类、整理,为以后的科技工作提供基础支撑。三是积极向上对接,争取项目。向省市县科技系统对接汇报工作,主动参加各级科技系统组织的相关活动,积极申报相关科技项目。经过对接上报,东海高新区成功获省科技厅批复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省级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啡咖啡互联网+众创空间成功获批省级众创空间,中材太阳能、晶瑞达石英两家企业获批复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3月,根据安排我负责科创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更好的发挥好硅产业科创中心区域产业培育发展的核心引擎和策源地功能,为硅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我下一步的目标指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后的工作将从三个方面来开展。一是继续强化人才队伍这个核心要素。人才是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是发展的最高层次的需求,科创中心工作必须牢牢抓住人才引进这项工作。2018年全年计划引进“千人计划”或“万人计划”专家2名;引进高层次人才10-15名,引进团队1-2个;联合企业申报省级人才计划项目2个以上、市级人才项目4个以上。二是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发展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导者,而龙头企业是一个城市或区域创新的发动机,对整个地区的科技创新具有带动作用。整合中心内科研院所、专利机构等,共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推动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8家,获批4家以上。培育晶海洋、台玻、如意情等企业尽快进入30亿产值企业行列。三是发挥好产学研合作这个内引擎作用。与已入驻的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研究院继续深化合作,深度挖掘各研究院对东海本地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引进、载体建设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研究院对硅产业技术的带动作用;新引进2家全国知名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初定北京大学),年内挂牌运行产学研基地,目前正在与北京大学进行最后的框架敲定。依托一流大学的研发实力,在科创中心设立研究院、实验室等平台,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计划全家新建3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
“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作为一名挂职干部,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来要求自己,在工作上一如既往的咬定目标,扎实苦干,为建设“强富美高”新东海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地址:连云港市东海县晶都大道县行政中心 苏ICP备05083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