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却放弃城市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回归土地的怀抱;他曾被人冷眼相待,却以自己满腔的热情,义无反顾地帮助村民走上致富道路;他用自己的青春,默默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最终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他就是省选调生、桃林镇党委委员、白岭村党支部书记陈加封。
“钱不重要,重要是能多陪陪父母”
1988年,陈加封出生在洪庄镇十里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作为唯一的男丁,陈加封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那时候,父母还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了供自己读书,仅靠12亩土地养家糊口的父母,不得不让3个姐姐初中就辍学回家,集中力量供陈加封上学。“看到姐姐们不能上学,我心里特别难受。”陈加封暗下决心:一定要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007年,陈加封以500多分的成绩被中国矿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录取。当陈加封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年迈的父母流下两行热泪。
2010年11月,陈加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陈加封面临就业。“那年,我们班20多名同学到南京参加一个大型招聘会。由于我没有路费,便留在了学校内。”殊不知,正是同学们远赴南京的那段时间,来自宁波的一家企业走进了校园进行招聘。“经过三关测试,我被录取了,年薪5万元。”成功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陈加封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喜讯告诉了父母。
“我看到,表面上父母为我高兴,内心其实舍不得我南下到800公里的宁波去上班。”那天夜里,陈加封失眠了,头脑里一直在思考着去还是不去。
第二天一大早,陈加封起了床,来到父亲面前,说了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我不去宁波,就在家里发展。”后来,他又通过了连云港一家企业的招聘,虽然月薪只有1800元。
“选择做村官,要做的就是带民致富”
2011年3月,陈加封得知大学生村官招考的信息,便第一时间去报了名。“我虽然不知道大学生村官将来是干什么的,但是我知道,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陪父母了。”笔试过了、面试过了、培训也过了,2011年8月,陈加封背着行囊走进了桃林镇,开启了大学生村官的生活。
“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就先被安排在镇农村环境整治办公室。”虽然出生于农村,但陈加封对于农村工作一窍不通。桃林镇党委怕他在村中“翻跟头”,没有直接将他派驻进村工作,而是让其在实践中慢慢掌握镇情和村情。
2012年7月,陈加封凭借认真、负责、踏实的工作态度,被党委安排到镇区关汪村任支部书记。“这个村基础薄弱,村风不好,上访比较多。你趁早不要趟这浑水,抓紧调回镇里去。”上任第一天,陈加封一位高中同学的父亲悄悄告诉他。“不行,我必须要试一试!”陈加封坚定地回答。上任后,陈加封一连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走访了村里30多名党员,逐一听取他们的意见。走访之后,他就梳理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他还每天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对村民存在的矛盾进行实地了解。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联系相关部门一起解决。一个矛盾化解了,再化解下一个矛盾……就这样,陈加封在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处理村民之间矛盾50余起。矛盾解决了,陈加封又带领村支两委干部,通过向上争项目,跑资金,先后新修了村中4条水泥路,改建1座危桥,新建村民服务中心,让村容村貌得到“大变脸”。“我光在村里跑的里程就达到6000多公里,关汪村无论是村庄还是地头,没有我没去过的。”
“一个村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如何让村民积极参与,那必须做事得公开公平公正。”在实际工作中,陈加封了解到全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村里很多工作难以开展。比如,新农村合作医疗,每年合作医疗都是在1月份之前收,但是很多村民需要到春节才能回家,导致村里需要先垫付大量的现金,而这现金只能由村干部先垫着。“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家里的信息导致的。”陈加封说道。为让村里的信息及时传达到村民的耳朵里,陈加封专门创建了关汪村网站,把村里开展的工作以及上级的政策法规都在网站上公示,比如修路建桥、征兵宣传、秸秆禁烧等。这一招,果然起效。2012年底,新农村合作医疗由上一年度垫付2万到只垫付了3800元,秸秆禁烧工作也开展得顺利。有很多人还在网站上就村级规范化建设、村中道路硬化等,涉及村集体发展方面留言、建言献策。
村风扭转过来,那就要带领村民致富。陈加封又动起了脑筋。“我们村有的就是土地,我要在土地上帮助村民致富。”陈加封利用村中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注册资金600万元成立了东海县家丰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亲自担任合作社理事长,首期流转出100亩耕地,通过“村官+团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新型模式,带领村民种植了中草药白术和玄参。为提高种植技术,陈加封经常向县里的专家取经,还经常打电话请教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学习中草药种植技术。如今,关汪村中草药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亩均效益突破了5000元,带动了205名合作社成员共同致富。
村民腰包鼓了,精神也要富有。2013年,陈加封平时看到村里不少人喜欢吹拉弹唱,几个人凑在一起说个笑话什么的,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他通过多方联系,拉到赞助18500元,在关汪村举办了全市村级首届农民春节联欢会,村民自编自导的节目,让老百姓们乐的合不拢嘴。75岁的李奶奶动情地说,“嫁到关汪村50多年,经历了6任村支书,没有见过比这大学生干得再好的村支书。”
如今,关汪村也从4年前的上访村变成现在的信访先进村,连续两年获得镇信访稳定先进村;2014年度,关汪村还在全镇21个行政村考核中由18名上升到第3名,而且两年获得先进党支部;2015年,关汪村还获得了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奖牌。而这一切的变化,陈加封整整用了3年8个月,共计1335天。
今年3月份,陈加封又被镇党委调任到白岭村任支部书记。
“没有这块土地的培养,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收获”
“是这块土地让我的青春得到了锻炼,也是这块土地让我收获颇多。”陈加封说,“农村之所以比城里差,是因为没有高层次的人才带领村民发展。”
知识的短板,让陈加封更加渴望更高平台的发展。2015年,江苏省第一次从担任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中招考选调生,陈加封在边处理好村里工作的同时,边拿出上高中时的学习劲头。最终,陈加封通过面试、考察、公示,如愿以偿考上省选调生,全县只有2人通过。
这只是陈加封人生道路的一个起点。去年10月份,陈加封又参加了全国在职研究生考试,最终以220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录取。“我会利用这3年的学习时间,好好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知识。”陈加封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正当陈加封为这次学习做准备时,今年3月4日,北京的一个电话又让他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这个北京的电话告诉陈加封,他前期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通过了高分辨检查,与北京的一位白血病患者高度一致,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去挽救一个生命垂危的陌生人,何况只是在我身上抽取一点点造血干细胞。”4月6日,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和省红十字会通知陈加封,请他于4月21日至26日期间赴东南大学中大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4月26日,我县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陈加封,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经过6个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10毫升,这“生命火种”随即被迅速地送往北京,去拯救一名31岁的男性白血病患者。省红十字会骨髓库主任丁玉琴将由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印发的荣誉证书送到了陈加封的手中,他也因此成为我省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学生村官。
更可喜的是,在陈加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他又通过县委组织部门的考察,于今年5月7日镇党委班子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为镇党委委员,成为一名众人羡慕的“父母官”。
面对身份的转变,工作责任的扩大,陈加封又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谋划新的未来。
地址:连云港市东海县晶都大道县行政中心 苏ICP备05083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