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宣讲团成员、省长李学勇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侧记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程。江苏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朝着‘两个率先’目标奋力前行,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1月30日下午,南京人民大会堂,2500多名干部群众聆听了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省长李学勇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着重从六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和解读。宣讲既有理论凝练,又有实践案例,深入浅出,贴近群众,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江苏发展实际,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的信心和决心。
把握一个主题,紧扣一条主线
党的十八大报告共两万八千多字,而有关大会主题的表述只有82个字。
如何理解这82个字的丰富内涵?李学勇说,主题是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首先要把握的问题。这82个字引领全篇,精辟而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四个重大问题。
李学勇说,大会主题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明确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坚持举什么旗;提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就明确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坚持走什么路;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这就明确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秉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就明确了我们党在今后五到十年的奋斗目标。
“深刻领会十八大鲜明主题,必须正确认识这4个核心问题”,李学勇说。
在接下来的阐释中,李学勇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我们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江苏该如何定位?
结合十八大报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内容,李学勇指出,根据党的十八大的新要求,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与时俱进地丰富了“两个率先”的目标内涵。我们要把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作为江苏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任务。
对此,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灏瀚教授认为,通过学习宣讲,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为我们推进“两个率先”、完成中央赋予的重大任务,提供新思想、新力量。
十年科学发展,江苏是生动缩影
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
作为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组成员,李学勇介绍:在中央就十八大报告议题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普遍认为,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科学体系,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日益显现,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
放眼全国,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到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创造了科学发展的辉煌成就。
聚焦江苏,全省主要经济指标连跨多个大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是2002年的3.2倍和2.7倍。2010年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
江苏十年来的发展是全国发展的生动缩影。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斌表示,李省长的宣讲阐述了十八大报告的精髓,印象特别深的是与江苏实际相结合,让人听起来很亲切,看得见、摸得着。
十年成就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李学勇表示,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总结这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实践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既要理解“五位”,又要把握“一体”
南京林业大学学生李静窈听完宣讲后告诉记者:“我对李省长所讲的生态文明这部分印象特别深。现在十八大精神已经走进校园,我们也要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
的确,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从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对“五位一体”的理解,李学勇着重谈了三点体会。
——我们既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也要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新思路。
——既要理解“五位”,也要把握“一体”,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五大建设作为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协同推进。
——既要把握五大建设的总体部署,也要把握从时代要求出发提出的理念创新。
贯彻十八大精神,经济大省如何“由大变强”?在谈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时,李学勇指出,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资源小省怎样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时,李学勇说,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一个重大发展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走出一条造福子孙万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45次提到“人民”,切实回应民生期盼
十八大报告145次出现“人民”二字,民生分量更重了。李学勇在宣讲中,阐释报告的民生关切也用了浓墨重彩,并透过报告的修改和表述的变化,阐释其精神实质。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收入方面不仅提出量化目标,而且首次提出倍增目标,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社保方面从‘加快建立’到突出‘统筹推进’”,从“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到“全覆盖”……新表述的背后,是民生改善新目标的树立,李学勇一一作出阐释。他特别指出,“更公平”三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是我们党“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是更大力度改善民生,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明确导向。
南京栖霞区机关工作人员葛新冬在互动交流时告诉省长,栖霞区保障房建设推进很快,但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李学勇现场解答,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我们不但要建设好保障房,还要管理好保障房,切实方便群众生活。
改善民生,永无止境。李学勇在宣讲中强调,我们将根据十八大的新要求,更大力度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六大体系”建设,让全省人民更多地得益受惠。
改革和发展一起规划、一起部署
十八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就是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五个方面新要求的同时,对全面深化改革也相应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
“把改革与发展一起规划,两者目标一致、任务一致、部署一致,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原则”,李学勇指出,在当前转方式的关键期、发展的转型期和改革的攻坚期,发展必须加快转变,转变必须深化改革。
全面小康目标新在哪里?李学勇说,与十六大、十七大相比,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连续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特别是“两个翻一番”的新目标,把经济增长落实到居民收入增长上,经济增长和惠民富民并重,强调实现一个“共同分享”的翻番,这体现了民生优先的政策取向,使全面小康的图景在老百姓心中变得更加可感可触。
深化改革该向何处发力?“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的‘硬骨头’不少”。在阐述经济体制改革时,李学勇说,过去讲经济体制改革往往谈产权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十八大报告对此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找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
李学勇说,报告同时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保障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对于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个小时的宣讲结束后,李学勇还与意犹未尽的机关干部和群众互动交流,回答大家提出的一些热点问题。省委宣讲团的一位同志表示,李省长的宣讲脉络清晰、要点突出,阐释了报告的精髓,听了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对我们做好省内的宣讲工作提供了帮助。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2012年12月2日 01版)
地址:连云港市东海县晶都大道县行政中心 苏ICP备05083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