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广明是原县水泥厂下岗职工,经过县劳动部门的SYB创业培训后,投入30万元成功引进冬虫夏草药用真菌种植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种植规模每茬达10万瓶,年创经济效益20余万元。他深有感慨地说:“县劳动部门的创业培训,不仅使我学到了创业理念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处于弱势群体的下岗职工坚定了创业信心,找准了实现创业梦的便捷途径”。和他有同样感触的还有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届创业之星孙睿。2003年,他参加了县劳动部门的创业培训,通过当地政府的政策帮扶和自身打拼,从当初只有十几平米、几个人的水晶加工作坊,发展成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从事天然水晶设计、生产、销售和文化交流的专业机构和水晶龙头企业,先后带动500余人就业,120余人自主创业。
近年来,我县采取政策启动、培训拉动、平台推动等多轮驱动方式,引领各类劳动者创业圆梦,形成了一人创业带动一批人就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滚雪球”式良性互动局面。
政策启动发展实体经济
我县制定出台《鼓励创业扶持意见二十条》、《发展民营经济优惠政策》等文件,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在土地使用、技改扶持、财政补贴、行政性收费等方面给予减免和扶持,降低门槛为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开通就业创业绿色通道,促进了创业队伍的迅速壮大。目前,全县已有3万余人返乡就业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35万个,年创产值30多亿元。
培训拉动提升创业水平
以水晶(工艺品)雕刻作为引导性培训工种,创新“1﹢1”和“1﹢多”创业培训模式,围绕水晶创业需求,从“创业+水晶雕刻”、“创业+水晶市场营销”、“创业+水晶网络销售”三个方面开展免费培训,实现从创业意识、创业方法、实体运作、市场销售等全过程的培训与指导,有效提升了创业水平和质量。近5年来,全县共开展创业培训1万余人,其中3000多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1.5万人。目前,仅从事水晶网店销售人数就达6000人,年销售额15亿元以上,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平台推动开拓特色产业
成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开设创业咨询、培训、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以“东海创业家园”为平台,组建由工商、税务、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和水晶行业专家组成的志愿团,通过每月开展创业联谊会、项目推荐、经验座谈、专家讲座、我来讲一课、专家把脉、上门走访、开业指导等形式,完善创业拓展服务。发展创业家园会员2.5万人,服务对象10万余人次。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先后建立县科教创业园区、县职教中心、21个乡镇农民培训基地、10个市级和50个县级创业见习基地,实现创业就业培训全覆盖、全免费。创建曲阳水晶一条街、双店鲜切花种植基地等市、县级创业孵化基地15个,吸纳从业人员2万人,年创产值5亿元,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今日东海》 2013年6月19日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