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要素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我们要遵循人才成长和人才集聚规律,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加快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制度优势。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国人才工作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人才管理工作既存在力度不强问题,也存在“管理过度”现象,政府管得过多、过细、过死,人才工作行政化、政策碎片化问题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定位于方向引导、规则制定、实施监管,推动政府角色从“重微观”向“重宏观”转变,从“重操作”向“重服务”转变,从“重政策”向“重法治”转变。例如,在人才引进方面,政府的作用不是为少数人提供特殊优惠,靠重金和官位吸引人才,而应致力于营造公平的就业创业环境。要推动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克服人才管理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借助市场力量和价格杠杆评价人才、使用人才、回报人才。
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职称评价是当前人才最关注的一项制度。一项面向460名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抽样调查显示,“职称制度改革”是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当前,人才评价制度存在评价标准一刀切,过于注重学历、论文,行政权力压过专业权力的“官本位”现象,“评的用不上、用的评不上”等问题。要适应多种所有制发展、新行业与新职业发展需要,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职称制度体系。对不同行业专业领域、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下放评审管理权,探索推动以聘代评办法。强化聘任制度,坚持科学设岗、按岗聘任、以岗论价、淡化职称、破除终身制,解决能上能下的问题。建立由政府人才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专业行业学会协会协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职称管理格局,实现政府对职称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法治规范和行业规制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社会专业组织的力量,承担制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内容,开展专业水平评价,政府职能则定位于规则制定、分类授权、宏观监管,实现职称的社会化、市场化认可。
推动人才合理顺畅流动。流动是提升人才价值、增加人才活力的重要手段。有专家指出,我国人才流动还存在户口、编制、档案、子女上学、出入境管理五大“拦路虎”。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人才被单位、部门、地方“捆绑”的现象。此外,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区域人才市场分割严重,产业行业人才市场发展薄弱。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打破人才流动体制壁垒,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完善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培育社会中介组织,解决人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体制分割、部门所有、管理行政化等突出问题。加快推动户籍、编制、档案等制度改革,突破人才流动城乡、行业、身份等制度性障碍。完善人才流动调控手段,健全人才流动预测机制,促进人才配置与产业发展匹配协调。打造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区域人才信用体系,探索构建区域人才协同发展体系。扩展国际交互网络,推进人才跨国环流,促进人才与技术要素国际化循环。优化人才引进、智力开发和后继服务支持体系。大力繁荣人才服务和科技服务产业,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助力创新创业服务业态发展,提升人才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集成化水平。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5年3月20日,6版)